🦢小伊的IG:
https://instagram.com/yikcy1127?igshid=8ncvoz26y3cu
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歷,
明明不想答應一件事情,
但因為人情、不好意思拒絕、不會拒絕等等⋯
而讓自己讓步而去答應對方。
這件事情,
在職場、友情、愛情、家庭等都很常出現。
我自己身上發生過、朋友身上也有,
那在今天文章裡,我們不去看原因,
我們來看後續的影響與改善方案。
一樣一個小故事:
相信各位寶寶都知道小伊很愛畫圖。
在學生時代某時期,
班上的同學很常請我畫圖送他們,
一開始的我覺得好玩新鮮而答應,
結果到了後來發現同學無節制_數量越來越多,
我也挺開始感覺到壓力。
那時的我依舊沒有拒絕,
而是像往常一樣的繼續生圖給大家。
但問題來了⋯
後來同學們開始「覺得」
我免費贈送畫的圖給他們是「理所當然」
也開始從一開始的客氣到最後成了不珍惜。
最後更糟的事是_
原本對於畫圖的喜歡與成就卻成了壓力與不快,
而這件事我也是花了一、二的時間才慢慢調整回來。
完全是得不償失,
現階段的我不會把問題全歸咎於同學。
因為對於這件事情我的「底線」沒劃分清楚,
我沒有讓他們知道哪些是我可以接受、可以配合;
哪些是我不能接受、也不願意配合的。
更重要的事是即時對方越界了我一樣沒有「拒絕。」
我覺得不懂得拒絕和沒劃分界線的影響很大。
自己的權益受損或感到不舒服了,
你一樣會選擇默默不出聲、假裝沒看到嗎?
我不知道你會怎麼選擇,
但如果連自己都不尊重/珍惜自己了,
我相信別人也不會。
所以當自己真的已經感到不舒服了請勇敢說「發聲」,
遇到不合理的事情與待遇也可以直接「發聲」,
說到這邊,又回歸到了_了解自己最重要。
因為你了解了自己,才知道自己的底線。
才知道自己不舒服的點、
知道自己是不是要答應或拒絕。
但我相信有些寶寶和之前的我一樣不知道怎麼開始。
那以下給大家一些我當初練習的方法:
(我以工作為例。)
1.遇到事情不要馬上給答案。
如:跟對方說緩些時間給答覆,
因為很重視這件事情,所以會慎重思考。
2.「坦白」告訴對方自己的感受。
如:自己身邊真的還有其他案子要忙,
即使有興趣也愛莫能助。
3.提供其他方案。
如:推薦更適合的人選。
以上這些讓大家參考,
如果有其他不錯的方法也歡迎留言分享~
在人生的道路上一起成長與進步❤️
這邊我要聲明,我沒有說不喜歡一定要拒絕。
我的觀點是「如果真的不喜歡、也想拒絕就拒絕」
不要讓自己有委屈感就好了❤️
我們下次見⭐️